真识社

Veritas真识社
上海市教科实验中学国际部文学社
Shanghai United International School Jiaoke Campus Literature Club

纸上之念

By:Saiva

拿到一沓稿纸的时候,我竟然失去了落笔的冲动,失魂地握着滴墨的钢笔。并不是因为灵感的消逝,只是在思考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:为什么要写作?

我怔住了,心里清楚写作的报酬微乎其微,做这件事纯属无来由的热爱。但我仍然有种不满足感:仅仅是热爱吗?不。我手中紧握的笔决不只是我头脑里一时表达的冲动,仿佛孩童追逐蝴蝶一般随意的兴趣。

钢笔的墨水顺着手指落到了纯白的稿纸上,我凝神思考着,用衣袖随手拂去黑色的墨滴。脑海里,浮现出师长和父母骄傲的表情,似乎暗示着:写作是为了他们。我忽然感到一阵恐慌,原来我竟是这么肤浅幼稚的少年!为了那么短暂的赞许和肯定,只能用徒有虚名的才华不停讨好这些读者们,就为了青春期的虚荣心吗?如果是这样,我那纸上所谓的真情实感不过是被任意玩弄的傀儡。

要真是为了炫耀,只要把所有作品问心无愧地放出来,完全展示给所有人看不就好了。事实正好相反,我像个懦弱的胆小鬼一样,恨不得把我的手稿塞进哪个地缝里,仿佛它们是见不得光的污秽之物。就这样,一开始有的头绪完全断开了。

叛逆的狂热?自我认同?寻找同类?我一边匆忙地找笔盖,一边继续先前的冥思苦想,连最荒唐的答案也硬塞进这个无解的问题里。

直到自己已经把脑力消耗殆尽,叹息一声时,纠缠已久的谜团才有了解答。呼吸的时候,一个念头像摇晃着上升的气泡一样浮现了。呼吸,和运笔一样自然的动作。这就是我人生的源头,使大脑继续运转,保持心脏继续跳动的根源。写作在精神世界大抵如此。呼吸和写作,这两者同时相辅相成,让我活了下去,免于外界对我生命的瓦解。同样无拘无束,同样自如。

写作即是成为自我的过程。这种向内消耗、无休无止的行为背后,深埋着的是被潜藏的“我”。我记得每一次摊开笔记本,忍受解构自己的疼痛。小至挖出陈年旧事,大至怀疑自己生存的记忆。每一字,每一句,每一篇,都是我被打散的碎片凝聚而成。我沉迷于自己那被粉碎后模糊的镜像中,却认不出自己的脸。无论我如何试图擦拭那面看不清的镜子,也不能抹去上面附着的灰尘。我拙劣的写作没能帮我发现自我,也不能使它还原本真,就像呼吸不能成为一个人的追求,它只是一种恒常的习惯。

生活中,一定有比发现自我更重要的事。那就是自救,从绝望的泥沼中竭力挣脱,从凶恶的死神手中抢夺生命。我将自己一笔一划地救出来,以告诫自己生存的意义。我并不畏惧死,但不想失控而被动地死去,所以仅仅是像溺水者仰起头大口吸入空气一般努力写下胡言乱语。这并不是为了逃避死亡,我是在向死而生。已经不记得多少次在深夜从窗户俯瞰高楼,在坠落的边界上徘徊,结果想到手头未完成的手稿就放弃了。凡是活着的人都必定有未竟之事吧,我这样想着,爬回床上,又从阎王手里偷得几天。贪生怕死的人,苟延残喘的人,像我一样懦弱地生活着的人啊!我既没有教徒的狂热,又没有学者的头脑,还缺了诗人天生的浪漫和唯美,仅仅靠写几句卖弄的话维生,内心早就和乞丐的破碗一样空空如也了。我除了几张发黄的薄纸和一支漏墨的笔以外,还有什么?但这就是我无力的抵抗,我悄声无息的不顺从。是的,文字背后撑起我的并非所谓“信仰”、“梦想”和“热爱”之类,而是求生的欲望,是粗暴原始的动物本能。我拒绝成为行尸走肉,竭力逃出沉沦的深渊。活着,只为了活着,不为别的。写下去,然后活下去吧。别无他意。纠缠不休地活着,像蠕虫一样。

多么卑微、毫无意义和尊严的想法啊!以至于我一下愧疚起来,觉得这不能是身为一个“人”应有的想法。然而当一个人不再向外追求,只是单纯寻找每一次呼吸的机会时,他的创作至少不会俗气。

墨印在纸上散开,蔓延。原本的字迹被遮掩了。我把纸张揉成一团,扔进垃圾篓,留下另一张白纸给我的读者。

评论

© 真识社 | Powered by LOFTER